无悔追踪 当王志文遇上刘佩琦,一部谍战剧,带你读懂那些年的中国……

1949年10月1日。当开国大典的炮声响起,冯静波正坐在北京土唐刀胡同包师傅的剃头铺里,和很多人一样,他也用理发的方式,迎接这座城市的又一次改朝换代。

只是,被问到是否换个新发型时,冯静波摆了摆手,口中吐出两个字:照旧。

同一天,进城干部、土唐刀胡同派出所长的肖大力,也正忙活着。开国大典的礼炮声刚刚散去,忽然间,一个声音传进了他的耳朵。

“这礼炮,严格来说是山炮,这种炮它是炮身短,射程也短……”顺声望去,只见剃头铺里,冯静波正为街坊邻居作着科普。

一个教书匠何以对武器竟如此精通?1949年时复杂的形势令肖大力格外敏感,他盯上了冯静波,而后者正是代号5182的国民党潜伏特务。然而两人谁也没想到,等待他们的,将是一场延续40年的较量。

这场较量,正是电视剧《无悔追踪》故事的主线,而两位处于巅峰期的主演王志文(饰演冯静波)、刘佩琦(饰演肖大力)更是让这部精彩的剧本绽放出最绚烂的光芒。

当警察遭遇特务,不折不扣的谍战剧情节,然而随着故事的展开,一部如假包换的年代剧扑面而来。

冯静波、肖大力,以及土唐刀胡同的各色人等:车夫、学徒、剃头匠、磨刀师傅、家庭主妇……他们都是这座城市里无足轻重的小人物,然而他们所经历的一切,却又折射出这个国家历史的变迁。

伴随着开国大典的气势磅礴,小小的土唐刀胡同也一片火热,放眼望去,一切都是日新月异。

惜阴小学换上了全新的共和国地图,三轮车夫也有机会上了扫盲夜校,新成立的店员工会积极的推销着爱国公债,剃头铺学徒焕章更是胸带红花,踏上了抗美援朝的征程。

当然,最大快人心的还属恶霸“四阎王”的落网,公审大会后,“四阎王”被送交上级继续审讯,所有人都相信,这个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的家伙,注定是死路一条。至于老百姓们,新的生活已经触手可及。

面对这一切,似乎只有肖大力还时刻保持着警惕,他紧盯着冯静波,为此,甚至和冯静波做上了邻居,住进了同一个四合院。但后者却始终没有任何动静。

抗美援朝,他谎称在院子里挖到一坛黄金,将上级发给他的活动经费捐给国家。

百花齐放,学校其他老师积极响应,他却始终低调,一语不发。

大炼钢铁,他积极参加劳动,悉心钻研技术,为学校完成指标贡献良多。

当然,极偶然的时刻,他多少还是露了马脚。在朝鲜战场上做了俘虏,失去了一条手臂的焕章历尽艰难终于回国,为了恢复因为这段经历而丢了的党籍,他请冯静波为他撰写思想汇报,申请恢复党籍。

“焕章啊,当敌人残酷的用严刑拷打你的时候,你想没想过去台湾?”冯静波问道。“王八蛋才想去台湾呢!”焕章回答的斩钉截铁。

刻意的低调让冯静波在历次运动中得以幸免,即使是十年动乱,他也未遭遇太大冲击。讽刺的是,孜孜不倦的追查冯静波肖大力却因为经常收听电台,四处打听消息而被认定为特务,妻子含恨自尽,他也摔断双腿,落下残疾。

当然,胡同中多数人的生活并无变化,除了孩子们上山下乡,或者是其他一些不起眼的小事,比如某天李三媳妇喊着叫大家伙早些上菜场:

早点去,去晚了就不卖了!今天下班早,他们砸北京市委去……

改革开放,面貌焕然一新,冯静波变身副校长,肖大力也重新披上警服。老对手依然相互较着劲,只是这个世界已悄然发生着变化。

焕章与当初相恋的朝鲜姑娘朴圣爱再续前缘,有意思的是,后者此时已是韩国公民,不过也亏得如此,两人很快就在土唐刀胡同过上了迟到的幸福生活。

学校里,文革时的当权派“旗袍陈”摇身一变,“荣升”为教育局长夫人,继续成为众多老师们巴结的对象。

当然,最令人跌破眼镜还是“四阎王”的卷土重来。原来,1960年被特赦后他去往香港,如今故地重游,早已从万人唾弃的“恶霸”华丽转身为众星捧月的“外商”,这一切,看得冯静波和肖大力义愤填膺,几十年里,俩人难得如此步调一致。

整部剧的最后结局,早在意料之中。历经风雨的冯静波选择了自首,是被肖大力的执着所感化?抑或是片子过审的情节需要?答案似乎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,“潜伏”的近40年,冯静波什么都没做。然而,面对着眼前的这一切,冯静波还能做什么呢?或许,剧中肖大力的一段台词,是最好的注解。

我常想,叫敌人反对的,肯定是好事不是坏事。那要是敌人不反对的事,反过来他还热情的帮你张罗……这事就不好办了,要嘛,他就不是我们的敌人,要嘛,就是我们的大跃进搞错了……

本文首发于公众号:小曹曹和小章章,欢迎关注

相关影视
返回顶部